第890章 纷至沓来(1 / 1)

推荐阅读:

和顾廷烨聊了一下,算是解开了盛长柏许多的心头疑惑。

顾廷烨这经历,也说明了就算一个人真的要走狗运,天上真的会掉馅饼,也要自己主动去接,才能接得下这个馅饼。

盛紘也是一个主动去接馅饼的人。

因为在两王相争的时候,盛紘一直都是一个中立派,没有受到邕王、兖王的任何牵连。

现在对赵宗全靠拢的态度又挺积极。

加上主持修缮了庆宁宫,虽然赵宗全被封了太子之后,就去了老皇帝的床前侍病,其实并没有住过庆宁宫。

但人情赵宗全还是要领,禹州的一波心腹都加官进爵赏赐完了之后,第一波就轮到了盛紘。

“……太中大夫,权工部右侍郎。”

从四品的职官,从四品的差遣。

对大周朝来说,五品还只能算是中高级官员的话,跨入四品可以说完全就进入了高官的序列。

虽然大周朝的工部,其实没多大的权利,工部的职权差不多都被三司给侵占,全国性工程,完全轮不到工部插手管理。

但是在工部尚书只是荣誉头衔,不会去衙门上班的情况下,工部基本就是两位侍郎在管理。

左贵右轻,盛紘这个工部右侍郎,已经是工部的二把手,权利虽然没有多大,但是地位上盛紘还得前进了一大步。

盛紘对自己的仕途期望,本也就没考虑过掌握多大的权利。

只期望着把品级提起来,能混一身紫袍退休恩养就足够了。

“恭喜父亲。”

盛紘这次升官,算是预料之中的事情,也没给盛紘掉到什么要职上面,其实真没有多大惊喜。

但抛去工部权利小了一点之外,皇帝让盛紘做工部的官员,其实也算合适。

盛紘这个人在工程上能力虽然没有特别强,但是一个管工程的官员。

不乱插手,不贪腐就已经足够难得,足够优秀。

盛长柏几个月前刚升的官,现在就享受到被直接提拔的好处了。

为老皇帝丧事,新皇帝登基,盛长柏也没少忙活。

被赵宗全发了十匹蜀锦,口头嘉奖一下,给打发了过去。

十匹蜀锦,不算说少,但也真说不上多,海朝云,王若弗,老太太,家里的三个兰,还是嫁出去的华兰,怎么样都没可能一人分上两匹。

新皇勤俭,不只是针对自己,对臣子也一样的勤俭。

上位了之后,只重赏了自己的禹州一伙儿心腹,又是赐内城的大宅,又是赐京郊的皇庄田产,又是赐官奴女仆。

把钱给造没了之后,对其他人就勤俭了起来。

接下来的一段时间,盛长柏算是可以暂时的清闲一段。

虽然还有一个州试需要盛长柏监督,但这也是保持一下关注就行。

因为官宦子弟,都参加别头试的原因,寒门读书人也没本事搞什么大规模的科举舞弊。

关键还是州试舞弊,风险和收益其实完全不成正比。

利益不够大,选择铤而走险的人自然就没那么多。

毕竟州试也就决定一下,考生有没有参加省试的资格,还是一次性的资格。

单纯的一个举子身份,带不来什么直接的利益。

说起来这一次州试,十月份新皇继位,才发文各个州府。

明年开恩科,让各州府尽快的组织安排州试。

对于读书人来说,这个时间还是挺不友好的。

一个是十月或者是十一月,组织州试,天气要冷上许多。

第二个州试放榜了之后,留给读书人的赶路到汴梁的时间,也短了许多。

其实也影响了开封府的经济,要不是这次州试举办的晚的话。

十月份就该有举子,带着货物到开封早早的摆摊卖货。

然后东京城里各种文会,活动,勾栏瓦舍,青楼楚馆就都会早早火爆起来。

当然了因为老皇帝丧期的原因,娱乐场所不好光明正大的营业。

举子就算能早早过来,场面也不会如往年火爆。

但是一万多举子进京,还是可以繁荣不少汴梁的经济,都是过来消费的人。

虽然这次盛长柏同样是闲着,但是不会无聊。

因为新皇刚登基的原因,朝堂上要比往常热闹许多。

朝堂上的权利之争,要比老皇帝在时,立不立皇储的争论热闹多了。

本来皇帝登基之后,应该会和宰相有一场权利博弈。

但是因为赵宗全在朝廷,没有任何根基。

得位也谈不上有多么名正言顺。

毕竟论起血脉的亲疏远近来比,比赵宗全更有资格继位的大有人在。

只是当初老皇帝担心,在京城的宗室都被兖王给控制了起来。

才找了不住汴梁,又离汴梁最近的禹州赵宗全。

为了赵宗全能名正言顺调兵,才立下了赵宗全为储君。

老皇帝当初是不得已,赵宗全可以说是捡了漏。

现在赵宗全为了能把位子坐安稳,从法理上站得高点,不让宗室里面有人起异心,把自己便宜老娘,太后请了出来垂帘听政。

太后垂帘听政也是大周朝的老传统,死去的老皇帝,十岁出头就继位,也被太后垂帘了十几年。

老皇帝也是二十多岁,终于熬死了先太后,才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利。

一对便宜母子,因为相互需要的原因,你帮我正位,我送你权利,相处的不错,现在可以说是真正的母慈子孝。

朝堂上就成为了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。

宰相韩大相公是一波,大部分朝臣都站在宰相这边。

毕竟韩大相公代表着的是士人的利益。

限制皇权是文臣一直在做的事情。

以太后为首的旧时代勋贵是一方力量,这些人的利益需求,是保持住自己手里的权利。

以皇帝为首的禹州一伙新时代勋贵,又是一个政治团体。

这些人跟着赵宗全上了位,当然是希望自己一伙儿掌握着最多的权利。

现在朝堂上最大的一伙力量,当然还是宰相为首的文官集团。

皇帝和太后的力量,加起来差不多才能和宰相抗衡一下。

宰相韩大相公算是一个标准的儒家文人,可能没有做权臣的意思。

但是太后一个后宫妇人,哪里懂什么治理国家,国家大事。

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利,也不过是享受着这份权利欲,存在感。

毕竟一个没有孩子,又死了男人的寡妇,生活确实无聊了一点。

太后被身边的这些旧勋贵哄着,维护着旧勋贵的利益。

赵宗全为了坐稳自己的位置,也只能讨好太后,支持太后。

这两个人掌握着朝堂不干正事没关系,宰相可以代理。

但只想维护旧勋贵的利益,性格刚直的宰相哪里能忍。

当然不能允许太后,皇帝乱来,必须给两个人顶回去。

所以现在朝堂上面,一直就是皇帝支持着太后,跟宰相掰头的场面。

这种局面,还是要等赵宗全什么时候,觉得自己的皇位稳固。

不再需要太后帮着自己坐镇,想要太后退书还朝之后,才可能改变。

怎么能合规合法,合情合理,又不撕破脸的,把太后、皇帝的乱命给顶回去。

这是一门学问,看着还是很有意义的,盛长柏确实要多学学。

盛长柏有闲心看戏的原因,还是这三个人凑在一块,两个人都不懂怎么治理国家。

国家大的政策方面,还是宰相韩大相公做主。

太后为旧勋贵争取的一些利益,大都是一些个人职位的升迁,地方上的调动,政策的倾斜,财物的赏赐。

这些方面,相对来说还算影响不到国家大局。

三个人凑在一块,还是干了一些正事的。

赵宗全觉得自己的位置稳固了一些之后,马上就派出自己大儿子赵集英,带着顾廷烨率军南下平叛去了。

虽然赵宗全,派禁军出去围剿乱民,有给自己大儿子刷军功,刷威望的嫌疑。

但是这伙乱民,闹腾了已经小两年,确实是早应该朝廷派人,去把乱民给剿了。

不管出发点是什么,能把事办好就行。

……

首先是普通生员参加的州试过去,官宦子弟的别头试也过去。

盛家参加的还是只有盛长枫,盛老三还是轻松过了别头试,名次排在了官宦士子的中游。

符合盛长枫的实力,没什么惊喜,没什么意外。

看盛长枫这个别头

最新小说: 凤盗天下:男神打包带走 天帝的摆烂人生 快穿:男主都对她一见钟情 宇智波家的轮回者 七零军婚甜如蜜,科研军嫂上大分 报告医妃,王爷他有读心术! 大唐最狂暴君 天地烈风 娇妻太会撩:禁欲老公又又又沦陷了 甲午之华夏新史